补肺气的中药有哪些
补肺气的中药主要有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山药等。这些中药具有补益肺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适用于肺气不足引起的咳嗽、气短、乏力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一、黄芪
黄芪为补气要药,归肺脾经,能补益肺脾之气。肺气虚弱导致的反复感冒、自汗盗汗、气短懒言等症状可用黄芪配伍其他药物治疗。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含黄芪多糖等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常见剂型有黄芪颗粒、黄芪注射液等,但阴虚火旺者慎用。
二、党参
党参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适用于肺脾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语音低微等症状。党参含党参皂苷等活性成分,能增强机体抗疲劳能力。临床常用党参片、党参口服液等剂型,实热证患者不宜服用。
三、太子参
太子参药性平和,补而不燥,特别适合气阴两虚的肺病患者。对于干咳少痰、口干舌燥、潮热盗汗等肺阴虚兼气虚症状有改善作用。太子参含环肽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功能。常见剂型为太子参颗粒,外感发热者禁用。
四、白术
白术善补脾肺之气,兼能燥湿利水。肺气虚兼有痰湿内停导致的咳嗽痰多、胸闷气促等症状可选用白术。其有效成分白术内酯能调节胃肠功能。临床多用白术配方颗粒,阴虚内热或津液亏耗者慎用。
五、山药
山药补肺脾肾三脏之气,尤宜肺肾两虚的慢性咳喘患者。对于久咳虚喘、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山药含薯蓣皂苷等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和降血糖作用。可选用山药片或山药粉,湿盛中满者不宜单用。
补肺气需注意辨证施治,肺气虚常表现为气短声低、咳喘无力、易感冒等症状,可配合适量有氧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增强肺功能。饮食宜选择银耳、百合、莲子等白色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若长期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肺部器质性疾病。中药调理期间应定期复诊,根据体质变化调整用药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57万次播放
5.04万次播放
5.7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