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排毒的食物有哪些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蜂蜜对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排毒养颜有显着
手机查看

阅读:6.33万

排毒养颜又能健康减肥,我想是大多女性都喜欢的话题,今天介绍几款食物,大家不妨常吃,常见效果。

一、蜂蜜

味甘,性平,自古就是滋补强身、排毒养颜的佳品。

功效:对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排毒养颜有显着功效,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早晨空腹喝一杯蜂蜜水,有美容、清肠通便的功效。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也很有好处。

二、胡萝卜

味甘,性良,养血排毒,是健脾健胃的有效解毒食物,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

功效:与体内的汞离子结合后,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汞离子的浓度,加速体内的汞离子的排除。白萝卜、红萝卜、小萝卜也具有上述功效。适合症状:用于铅、汞超标的化妆品或饮食中铅汞引起的黄褐斑、蝴蝶斑等皮肤问题。

三、海带

味咸,性寒,是化痰、消炎、平喘、排毒、通便的理想排毒食物。

功效:海带中的碘能被人体吸收后,促进有害物质、病变物和炎症渗出物的排除,同时海带含有一种叫硫酸多糖,能吸收血管中的胆固醇,并排出体外。适合症状:甲状腺肿大和碘缺乏而引起的病症,高血压、动脉硬化、药物中毒、浮肿。

四、木耳

味甘,性平,是排毒解毒、消胃涤肠、和血止血的最佳食物。

功效:木耳含有一种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再排出体外。适合症状:从事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特别应多食。

五、黄瓜

味甘,性平,是具有明显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排毒食物。

功效:黄瓜所含的黄瓜酸,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排出毒素,所含维生素C的含量比西瓜高5倍,能美白皮肤,使其保持弹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吃黄瓜还有助于化解炎症,能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适合症状:肺、胃、心、肝及排泄系统状态不好,夏日里容易烦躁、口渴、喉痛或痰多。

以上五种的超强健康减肥排毒养颜,是经过实践的证明,有最好的广大的群众基础的。我们大可放心鉴借,让自己的双手动起来,让健康围绕在自己的身边,我这里特别要推荐一下海带,这个也是我最喜欢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吃避孕药发胖怎么恢复
吃避孕药发胖怎么恢复:吃避孕药发胖属于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发胖,停止使用任何带有激素的药物,控制饮食,适当的锻炼就可以恢复。饮食要清淡可口,忌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甜食...
短效避孕药会发胖吗
短效避孕药会发胖吗:短效避孕药是含有低剂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方口服避孕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高效避孕方法。大部分健康的女性,都适合短效避孕药,但在选择药物时,应咨询医生以明确无...
女人喝白酒会发胖吗
女人喝白酒会发胖吗:酒精代谢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且是优先使用的热量,让同时吃进去的其他食物热量变得多余而转化为脂肪。加上喝酒的时候,下酒菜通常都是油炸食品,热量太高;酒精在...
冬枣吃了会发胖吗
冬枣吃了会发胖吗:适量食用不会发胖。冬枣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其味道脆甜,气味清香,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氨基酸、胡萝卜素、糖分、钙、铁、锌等多种营养成分。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
哪些不当吃法会扰乱新陈代谢
哪些不当吃法会扰乱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通俗来讲,就是让有用的“新物质”进入人体,没用的“旧物质”排出体外,有4个饮食习惯会影响到新...

桂林市人民医院 谢琪

5.85万次播放

小满时节食疗养生
小满时节食疗养生
5月21日是农历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届时,斗指甲,太阳黄经达到60度,物至此,我国北方夏熟...

桂林市人民医院 谢琪

6.32万次播放

如此美味又助消化的羹你吃过吗
如此美味又助消化的羹你吃过吗
熊苗营养师,我的孩子和我的婆婆最近晚上不怎么吃东西,说是感觉挺饱,吃不下。我看也许是中午吃多了,亦或...

桂林市人民医院 谢琪

6.32万次播放

孩子不吃饭的原因 3:58
孩子不吃饭的原因
厌食症分很多种,一般多发于3到8岁的孩子。厌食一般从中医来说属于脾胃不和脾湿健运,从这方面来说,病后...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吴小梅

7.25万次播放 2018-07-13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什么原因
小儿缺铁性贫血主要跟家长在喂养的过程中喂养不当有关。如在增加辅食时,没有及时添加食物,或孩子喂奶时间太长,或孩子挑食,偏食。如还是出现缺铁性贫血,就需要到医院让儿科医生帮忙检查,是...
孟莉_(附) 1'05''

北京天坛医院 孟莉_(

7.21万次播放 2018-06-13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预后好不好 2:16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预后好不好
小儿缺铁性贫血主要跟营养,喂养有关。需按照医生要求,调整喂养方式。如贫血较重,在初期时需要药物治疗,...

北京天坛医院 孟莉_(

7.38万次播放 201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