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到底该不该吃退烧药
幼儿急疹是否需要服用退烧药需根据体温决定。若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且精神状态良好,通常无须使用退烧药;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伴有明显不适,可遵医嘱临时使用退烧药。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发热期一般持续3-5天。
幼儿急疹发热初期若体温未达38.5摄氏度,可采用物理降温方式缓解症状。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有助于散热,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减少衣物包裹。适当增加饮水量可预防脱水,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频次。此阶段过早使用退烧药可能掩盖病情发展规律,干扰医生对皮疹出现的判断。
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出现烦躁不安、拒食等不适症状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或布洛芬混悬液是常用的儿童退热药物,需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服药后需监测体温变化,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避免交替使用不同退烧药,更不可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的药物。
幼儿急疹发热期间需密切观察伴随症状。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抽搐、意识模糊或皮疹消退后再次发热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退烧药仅作为对症治疗手段,不能缩短病程,皮疹通常在热退后12-24小时内出现,表现为玫瑰色斑丘疹,2-3天后自行消退不留痕迹。护理期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无须特殊药物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14万次播放
4.04万次播放
3.92万次播放
3.6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