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系膜淋巴结
肠系膜淋巴结是分布在肠系膜中的淋巴组织,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过滤淋巴液、清除病原体并参与免疫应答。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常见于儿童,可能与感染、炎症或免疫反应有关。
肠系膜淋巴结位于腹腔内肠系膜的脂肪组织中,沿着肠系膜血管分布,呈椭圆形或豆状结构。正常情况下淋巴结直径小于10毫米,质地柔软且无触痛。当肠道或腹腔发生感染时,病原体通过淋巴管进入淋巴结,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导致肿大,这种情况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可能与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相关。部分非感染性因素如克罗恩病、肠结核等慢性炎症性疾病也可引发淋巴结持续肿大。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典型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隐痛,疼痛多为阵发性,可能伴随发热、食欲减退或腹泻。超声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可显示淋巴结数量、大小及血流信号。多数单纯性淋巴结肿大具有自限性,随着原发感染控制可逐渐消退。若持续肿大超过4周或伴随体重下降、血便等症状,需进一步排查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因素。
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刺激肠道,保证充足休息以增强免疫力。反复腹痛发作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粪便检测或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关注其腹痛频率与生长发育情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67万次播放
2.88万次播放
2.74万次播放
2.5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