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可通过腹股沟或阴囊处肿块、哭闹时肿块突出、平卧后肿块消失等症状判断。小儿疝气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哭闹时包块增大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1、腹股沟肿块
小儿疝气最典型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柔软包块,可能在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被发现。肿块通常在孩子哭闹、咳嗽或用力时明显突出,安静或平卧时可能自行回纳腹腔。家长可在给孩子洗澡或换尿布时观察腹股沟区域,若发现异常隆起应及时就医。该症状与鞘状突未闭合导致的肠管或网膜突出有关。
2、阴囊肿胀
男孩患疝气可能出现单侧阴囊不对称肿大,尤其在站立或哭闹时更为明显。这是由于腹腔内容物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进入阴囊所致。家长需注意与睾丸炎或鞘膜积液鉴别,疝气引起的肿胀通常会在夜间休息后减轻。若阴囊皮肤发红或孩子出现呕吐,可能发生嵌顿需紧急处理。
3、哭闹时加重
腹内压增高会加剧疝气症状,孩子在剧烈哭闹、排便用力或剧烈运动时,腹股沟包块会变得更加明显。家长可尝试安抚孩子情绪后观察肿块变化,若包块持续存在且伴有疼痛,需警惕嵌顿疝风险。日常应避免让孩子长时间剧烈哭闹,保持大便通畅有助于减轻症状。
4、呕吐拒食
当发生疝气嵌顿时,孩子可能出现呕吐、拒食、烦躁不安等肠梗阻表现。这是由于突出的肠管被卡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属于急症情况。家长发现孩子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并伴随上述症状时,须立即送医,否则可能导致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5、超声检查
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结合超声检查确诊小儿疝气。超声能清晰显示疝囊位置、内容物及鞘状突闭合情况,是安全无创的诊断方式。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还可能进行腹部立位X线检查排除肠梗阻。确诊后医生会根据年龄和病情推荐保守观察或手术治疗方案。
家长平时应注意避免让孩子剧烈哭闹或长期咳嗽,保持排便通畅以减少腹内压。婴幼儿可适当使用疝气带暂时固定,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检查皮肤状况。饮食上多补充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预防便秘,1岁内部分患儿可能自愈,但1岁后未愈或反复发作建议手术修补。术后需遵医嘱护理伤口,避免剧烈运动1-3个月,定期复查确保恢复良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84万次播放
7.51万次播放
7.63万次播放
7.3万次播放
7.2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