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气如何治疗
腹股沟疝气可通过保守治疗、疝气带固定、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等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气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股沟区肿块、坠胀感等症状。
1、保守治疗
适用于婴幼儿或症状轻微的腹股沟疝气患者。通过减少剧烈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控制慢性咳嗽或便秘等方式降低腹内压,部分婴幼儿疝气可能随年龄增长自愈。若肿块频繁突出或增大,需及时就医评估。
2、疝气带固定
适用于暂时无法手术的高龄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疝气带通过外部压力阻止腹腔内容物突出,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磨损或肠管粘连。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松紧度,并定期检查疝囊变化。
3、腹腔镜疝修补术
采用微创技术置入补片加强腹壁缺损,适用于双侧疝或复发疝。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1-2天可下床活动。但需全身麻醉,费用较高,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者慎用。
4、开放疝修补术
传统手术方式直接缝合疝环,适用于急诊嵌顿疝或基层医疗条件有限时。术后需卧床3-5天,存在切口感染、慢性疼痛等风险。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5、无张力疝修补术
目前主流术式,使用聚丙烯补片覆盖缺损区域,复发率低于5%。术后6小时可进食,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对补片材料过敏或污染伤口患者禁用。
腹股沟疝气患者术后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日常可进行腹肌锻炼如仰卧抬腿,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仰卧起坐。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促进伤口愈合。若发现切口红肿、发热或疝复发,应立即复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79万次播放
3.98万次播放
4.1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