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后多久能下地才合适
骨折手术后一般需要4-8周才能下地活动,具体时间与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愈合情况等因素有关。
骨折手术后下地时间需根据骨折愈合阶段调整。术后1-2周为炎症期,此时患肢需绝对制动,避免负重。术后2-4周进入纤维愈合期,可遵医嘱进行非负重活动如踝泵运动。术后4-6周骨痂开始形成,部分稳定性骨折患者可在支具保护下尝试部分负重。术后6-8周多数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可逐步过渡到完全负重行走。下肢承重骨如股骨、胫骨骨折需延长至8-12周。康复过程中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过早负重可能导致内固定失效或畸形愈合,延迟下地则可能引发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术后康复期需保证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和4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多食用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骨愈合。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初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后期逐步增加抗阻训练。使用助行器或拐杖时需保持正确姿势,避免跌倒造成二次损伤。夜间睡眠时可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出现异常疼痛或皮肤温度升高需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49万次播放
7.76万次播放
7.45万次播放
8.03万次播放
8.2万次播放
7.58万次播放
7.4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