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疱疹病怎么引起的
小孩疱疹病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感染引起,可能通过直接接触、母婴传播或共用物品等途径传播。疱疹病主要与病毒潜伏感染、免疫力低下、皮肤黏膜破损、接触传染源、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口唇疱疹、皮肤水疱、发热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
1、病毒潜伏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可在神经节长期潜伏,当儿童免疫力下降时病毒重新激活。初次感染多表现为牙龈口腔炎,伴随高热和口腔黏膜溃疡。复发感染常见口周成簇水疱,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颗粒、喷昔洛韦乳膏、泛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
2、免疫力低下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在感冒、疫苗接种后或营养不良时更易发病。这类患儿疱疹范围可能较大,愈合较慢,可表现为反复发作。除抗病毒治疗外,家长需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
3、皮肤黏膜破损
儿童皮肤抓伤、湿疹或口角炎等造成的屏障破坏,会增加病毒入侵概率。疱疹多出现在破损部位,初期有灼痛感,后期形成黄色结痂。家长应给孩子修剪指甲避免抓挠,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继发感染,疱疹处可涂抹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促进愈合。
4、接触传染源
与疱疹患者亲吻、共用餐具或接触疱液均可传播病毒。幼儿园等集体环境易暴发流行,潜伏期2-12天。患儿需隔离至痂皮脱落,家长处理疱疹后要彻底洗手,患儿毛巾应煮沸消毒。接触暴露后可预防性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清洁眼周。
5、遗传易感性
部分儿童因基因缺陷导致对疱疹病毒更敏感,表现为发病早、症状重。这类患儿可能伴有免疫球蛋白低下,需定期监测免疫功能。除常规抗病毒治疗外,严重者可考虑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但须严格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家长应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避免接触疱疹患者,保证均衡饮食增强体质。疱疹发作期间宜进食温凉流质食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患儿衣物需单独清洗并阳光暴晒,玩具用含氯消毒剂擦拭。若出现高热不退、疱疹扩散或精神萎靡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但所有营养补充剂使用前应咨询儿科医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37万次播放
4.46万次播放
4.4万次播放
4.42万次播放
4.7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