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佝偻病的症状是什么
宝宝佝偻病的症状主要有颅骨软化、方颅、肋骨串珠、鸡胸、X型腿或O型腿等。佝偻病通常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可能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1、颅骨软化
颅骨软化是佝偻病早期常见症状,表现为宝宝头顶骨或枕骨部位按压时有乒乓球样弹性感。这与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样组织钙化不足有关。家长需注意避免用力触碰宝宝头部,并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或口服溶液,同时增加户外阳光照射。
2、方颅
方颅表现为宝宝额头突出、头顶平坦,形成方形头颅外观。这与颅骨骨样组织增生堆积有关,通常出现在佝偻病进展期。家长需定期监测头围增长情况,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维生素D3注射液配合钙剂治疗。
3、肋骨串珠
肋骨串珠指宝宝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形成结节状突起,触诊时可触及串珠样改变。这是佝偻病典型体征,与肋骨钙化障碍有关。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呼吸是否顺畅,医生可能开具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辅助治疗。
4、鸡胸
鸡胸表现为胸骨前突、肋骨内陷,形成类似鸡胸脯的畸形。这属于佝偻病中晚期骨骼改变,可能影响心肺功能。家长需避免让宝宝俯卧压迫胸部,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胆维丁乳等维生素D制剂。
5、下肢畸形
下肢畸形包括X型腿或O型腿,多出现在学步期宝宝。因下肢承重后骨骼软化变形所致,严重时需矫形支具干预。家长需控制宝宝站立时间,医生可能联合使用维生素AD胶丸和碳酸钙D3颗粒进行治疗。
预防佝偻病需保证宝宝每日维生素D摄入,母乳喂养儿应补充维生素D制剂400-800IU/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发现骨骼异常及时干预。哺乳期母亲也需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6月龄后及时添加富含钙的辅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