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怎样才能检查出来
骨密度可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骨密度检查等方式检测。检测方式主要有医院影像学检查、便携式超声设备筛查、实验室生化指标辅助评估等。
1、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是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采用高低两种能量X射线穿透骨骼,通过计算机计算骨矿物质含量。该检查主要测量腰椎和髋部骨密度,辐射量低于常规胸片,检查时间约10分钟。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孕妇禁忌。结果以T值和Z值表示,T值低于负2.5可诊断为骨质疏松。
2、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能三维立体评估椎体骨小梁结构,对早期骨质疏松敏感度高。该技术通过CT设备扫描腰椎,可区分皮质骨和松质骨密度,适用于肥胖患者或脊柱畸形者。检查辐射量约为普通CT的三分之一,需配合呼吸指令完成扫描。结果可显示骨小梁微观结构变化,但设备普及度较低。
3、超声骨密度检查
超声骨密度检查通过跟骨或胫骨声波传导速度评估骨质量,具有无辐射、便携的优势。采用高频超声波测量骨骼声速和宽带超声衰减,适合社区筛查和儿童检测。检查前需清洁检测部位皮肤,结果受软组织厚度影响较大。该方式不能替代X线检查诊断骨质疏松,多用于初步筛查。
4、实验室生化指标
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可间接反映骨代谢状况。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等标志物能评估骨形成与吸收活性。需空腹采血检测,结合维生素D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不能直接测量骨密度,但可辅助判断骨质疏松病因,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维生素D缺乏。
5、核素骨扫描
核素骨扫描通过放射性示踪剂显示全身骨骼代谢活性,主要用于排查骨转移瘤或骨髓炎。静脉注射锝99标记的亚甲基二膦酸盐后,用γ相机捕捉骨骼放射性分布。检查需提前饮水排尿,敏感度高但特异性较低。异常浓聚区需结合X线或MRI进一步鉴别,不作为常规骨密度检测手段。
建议40岁以上女性及50岁以上男性定期进行骨密度筛查,检测前避免服用钙剂24小时。日常保持适量负重运动,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元素,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存在脆性骨折史者应缩短复查间隔,骨质疏松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抗骨松药物治疗和防跌倒管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663次播放
7999次播放
2592次播放
1.1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