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小儿结核病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结核病的症状主要有咳嗽、低热、盗汗、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能累及肺部或其他器官,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1、咳嗽
小儿结核病早期常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咳嗽时间较长,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随着病情进展,咳嗽可能加重并伴有少量黏液痰或血丝。结核病引起的咳嗽通常对抗生素治疗无效,家长需注意观察咳嗽特点及持续时间。若孩子出现长期咳嗽不愈,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胸部影像学检查。
2、低热
结核病患儿常出现午后低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且反复出现。低热可能伴有面色潮红、乏力等症状,夜间体温可自行降至正常。家长需每日监测孩子体温变化,记录发热规律。长期不明原因低热需警惕结核感染可能,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3、盗汗
夜间盗汗是小儿结核病的典型表现之一,表现为入睡后大量出汗,常浸湿衣物和被褥。盗汗多与低热同时出现,可能影响患儿睡眠质量。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夜间出汗情况,保持卧室通风良好并及时更换潮湿衣物。若盗汗持续存在且伴随其他结核症状,应考虑结核病可能。
4、食欲减退
结核病患儿常出现食欲明显下降,进食量减少,对平时喜爱的食物也兴趣缺乏。长期食欲不振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家长需注意孩子饮食变化,准备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量多餐。若食欲减退伴随体重下降,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5、体重下降
小儿结核病可导致进行性体重减轻,表现为短期内体重不增或明显下降,与营养摄入不足和慢性消耗有关。家长应定期监测孩子体重变化,记录生长曲线。若发现体重增长停滞或下降,尤其伴随其他结核症状时,需尽快就医进行结核病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小儿结核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家长应严格遵医嘱给孩子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营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和痰液检查,监测治疗效果。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皮肤黄染、视力变化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做好隔离防护,避免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19万次播放
2.83万次播放
2.7万次播放
3.0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