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和糖尿病的联系
低血糖与糖尿病存在双向关联,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而反复低血糖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1、糖尿病引发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使用不当、口服降糖药过量或进食不足时易发生低血糖。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美脲片、格列齐特缓释片可能引发延迟性低血糖,胰岛素注射后未及时进食也可能导致血糖骤降。典型症状包括心悸、出汗、手抖,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建议患者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出现症状时立即检测血糖并补充15克速效碳水化合物。
2、胰岛素瘤导致低血糖
胰腺β细胞瘤自主分泌过量胰岛素可引起空腹低血糖,这类患者常需通过72小时饥饿试验确诊。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可能诱发胰岛素抵抗,长期可能发展为糖尿病。手术切除是根治方法,术前可使用二氮嗪胶囊抑制胰岛素分泌。
3、反应性低血糖
胃肠手术后或功能性低血糖患者进食高糖食物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导致餐后低血糖。这类人群后续出现糖尿病的概率较高。建议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避免单次摄入大量精制糖。
4、糖尿病前期波动
胰岛素分泌延迟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能出现餐前低血糖,这是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的早期信号。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可发现糖代谢异常。生活方式干预如减重和增肌锻炼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进展。
5、肾上腺功能不足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因糖皮质激素缺乏,易出现空腹低血糖,同时可能伴随皮肤色素沉着。这类患者发生糖耐量异常的风险较高。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并定期监测血糖变化。
糖尿病患者应规律监测血糖,避免用药过量或饮食不规律引发的低血糖。非糖尿病患者反复出现低血糖需排查胰岛素瘤等器质性疾病。保持均衡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全谷物和优质蛋白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波动。建议所有不明原因低血糖患者进行内分泌科专科评估,必要时完善胰腺CT或胰岛素抗体检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55万次播放
1.2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