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中途疲惫可能与睾酮水平下降、睡眠不足、心理压力、营养缺乏、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睾酮水平随年龄增长自然下降,30岁后每年降低1%-2%,直接影响体能和精力。实验室检测游离睾酮低于300ng/dL需干预。替代疗法包括凝胶制剂如安特尔、注射用十一酸睾酮、口服甲基睾酮。过量补充可能诱发红细胞增多症,需每3个月监测血常规。
深度睡眠不足阻碍生长激素分泌,该激素对肌肉修复至关重要。多导睡眠图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有效率超80%。行为干预包括22点前关闭电子设备、保持卧室温度18-22℃、午睡不超过30分钟。
慢性压力使皮质醇持续升高,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贝克抑郁量表评分≥10分需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配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舍曲林、帕罗西汀可改善症状。每日10分钟正念冥想能使皮质醇水平降低26%。
铁蛋白低于30μg/L会导致携氧能力下降,镁缺乏影响三磷酸腺苷合成。建议每日摄入牡蛎含锌15mg/100g、巴西坚果硒含量1917μg/100g、牛油果镁58mg/个。复合维生素B族可改善线粒体功能,尤其维生素B12剂量需达1000μg/天。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TSH>4.5mIU/L时,左旋甲状腺素起始剂量25-50μg/天。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可减少疲劳感。隐匿性感染如EB病毒抗体IgG阳性需检测病毒载量,更昔洛韦治疗有效。
饮食建议重点补充ω-3脂肪酸三文鱼每周3次、抗氧化剂蓝莓每日1杯、植物蛋白豌豆蛋白粉30g/天。抗阻训练每周3次深蹲、硬拉、卧推配合高强度间歇训练20秒冲刺/40秒慢跑,重复8组可提升睾酮分泌。监测静息心率变化,晨起心率持续>75次/分钟提示过度疲劳。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