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脚跟筋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后脚跟筋痛通常由跟腱炎、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运动损伤或痛风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跟腱炎多因过度运动导致跟腱劳损,足底筋膜炎常见于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跟骨骨刺与骨质增生有关,运动损伤多为急性拉伤,痛风性关节炎则与尿酸代谢异常相关。
1、跟腱炎
跟腱炎是跟腱反复牵拉引起的慢性炎症,常见于跑步、跳跃等运动人群。主要表现为脚跟后方疼痛、肿胀,晨起或久坐后起步时症状明显。可能与运动量突然增加、鞋子不合适等因素有关。治疗需减少活动量,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配合跟腱拉伸训练。
2、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因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导致,疼痛集中于脚跟底部,晨起第一步疼痛最剧烈。长时间站立、肥胖或扁平足者易发。建议更换缓冲性好的鞋子,避免赤脚行走,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配合足底筋膜按摩。
3、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跟骨边缘骨质增生形成的尖锐突起,行走时压迫周围组织产生刺痛感。中老年人群多发,与长期足部受力不均有关。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轻症可通过矫形鞋垫缓解,严重时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
4、运动损伤
剧烈运动时跟腱突然过度拉伸可能导致部分撕裂,表现为脚跟突发锐痛、局部淤青。常见于篮球、羽毛球等急停变向运动。急性期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后期遵医嘱使用活血止痛胶囊、云南白药气雾剂促进修复。
5、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结晶沉积在跟腱周围可引发剧烈红肿热痛,常于夜间发作,伴皮肤发亮。需通过血尿酸检测确诊,急性期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非布司他片,日常需低嘌呤饮食,限制动物内脏、海鲜摄入。
建议避免长时间穿硬底鞋,运动前后充分热身拉伸,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明显肿胀时应及时就诊骨科或风湿免疫科,通过超声或MRI明确病因。日常可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但急性损伤48小时内应冷敷处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57万次播放
3.24万次播放
3.4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孕晚期肚子痒怎么回事
- 2 阴道炎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 3 手脚长牛皮癣了怎么办
- 4 镇静剂对大脑的损害能恢复吗,怎
- 5 阴虱治疗方法有哪些
- 6 中医治疗狐臭的方法
- 7 胸平扫ct可以排除肺癌吗
- 8 复印机对孕妇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