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会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糖尿病足的发生通常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周
手机查看

阅读:8397

糖尿病足的发生通常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足部感染以及足部压力异常等因素有关。糖尿病足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坏疽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截肢。

1、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持续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功能,导致足部组织缺血缺氧,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生概率。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时配合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

2、周围神经病变

高血糖可引起周围神经脱髓鞘和轴突变性,导致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无法感知轻微外伤或摩擦。神经病变还可能引发足部畸形,如锤状趾或夏科关节。建议患者每日检查足部,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赤脚行走。

3、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会导致足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皮肤温度降低。血管狭窄或闭塞会延缓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患者应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脂,必要时进行血管造影评估血流情况。

4、足部感染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足部微小破损易继发细菌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混合感染。感染可表现为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引发骨髓炎。早期发现需及时清创,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

5、足部压力异常

足底压力分布不均会导致胼胝形成,增加溃疡风险。神经病变使患者无法感知异常压力,持续摩擦可能造成深部组织损伤。建议使用减压鞋垫,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定期进行足部压力检测和专业修护。

预防糖尿病足需综合管理血糖、血压和血脂,每日用温水清洗足部后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清洁。选择圆头浅色棉袜和硬底软面鞋,避免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暖脚。发现足部红肿、破溃或趾甲异常时须立即就医,禁止自行处理伤口或修剪胼胝。定期到内分泌科和足病门诊随访,必要时进行血管超声或神经电生理检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甲亢可以吃料酒吗
甲亢患者一般可以少量食用料酒,但需注意控制用量。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称,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甲状腺结节等因素有关。

桂林市人民医院 谢琪

2.29万次播放

肚子右边胀痛怎么回事
人们通常都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这是认识误区。说两个大家都知道的疾病——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原发疾病已经痊...
肚子一阵阵的绞痛是怎么回事
防己黄芪汤最早出自《金匮要略》原文说:“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主之。”另外《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也提到:“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
腰痛连着肚子痛怎么回事
专家指出:疤痕疙瘩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从日常生活开始调养,辅助治疗。下面就给大家分享胸前疤痕疙瘩治疗偏方,介绍几款适合疤痕患者的饮食。在治疗期间要注意,犯物和发...
小孩大便颜色发黑是怎么回事
不少人发现双眼皮手术拆线后竟然还有线头残留在里面,如果用的是可吸收的线就不要紧,如果用的是一般的不可吸收的线就要处理,术后,建议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注意休息...
阑尾炎手术后吃什么药
隆鼻山根消肿慢跟自己的身体和术后护理有关。隆鼻之后好好护理会加快山根消肿的速度的。隆鼻山根消肿慢还与求美者所选择的医院以及术后的护理有关。而隆鼻术后护理的好,也...
巧克力囊肿和卵巢囊肿的区别
巧克力囊肿和卵巢囊肿的区别:巧克力囊肿和卵巢囊肿的主要区别如下,首先就是发病因素的不同,巧克力囊肿主要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到卵巢上,周期性的萎缩坏死而导致,通常都是因为在月经期...
牛海静 1'35''

邯郸市第一医院 牛海静

4.38万次播放 2020-01-17

月经周期怎么算
月经周期怎么算:月经周期的计算方法通常特别简单,常常就是以上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到这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为一个月经周期。正常情况下,女性的月经周期,基本上都是在28~30天左右...
牛海静 1'35''

邯郸市第一医院 牛海静

4.84万次播放 2020-01-17

月经失调如何确诊
月经失调如何确诊:导致女性月经失调的原因特别多,所以在出现月经失调以后,应该先判断引起月经失调的原因,然后再进行处理。而要确诊月经失调,往往是需要去医院妇科检查彩超,以及是激...
牛海静 1'37''

邯郸市第一医院 牛海静

5.14万次播放 2020-01-17

性腺发育不良的危害有哪些
性腺发育不良的危害有哪些:性腺发育不良的女性,多是因为原发性闭经,而去医院妇科或者生殖内分泌科检查就诊。而性腺发育不良,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女性没有生育功能,同时还可能出现其他...
牛海静 1'39''

邯郸市第一医院 牛海静

5.95万次播放 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