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西医叫什么病
痢疾在西医中通常称为细菌性痢疾或志贺菌病,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腹部绞痛和频繁排少量黏液血便。志贺菌分为4个血清群,其中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是我国主要流行菌型。确诊需通过粪便培养或核酸检测,治疗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同时需补充电解质预防脱水。
2、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导致,与细菌性痢疾不同,其典型表现为果酱样大便伴腐败腥臭味。可通过粪便镜检发现阿米巴滋养体确诊,治疗需使用甲硝唑片联合双碘喹啉片进行病原治疗,严重者可能出现肝脓肿等并发症。
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非感染性炎症性肠病,但临床表现与痢疾相似,包括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感。可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连续分布的结肠黏膜溃疡,治疗常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龙片等抗炎药物,需与感染性痢疾进行鉴别诊断。
4、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可能出现类似痢疾的症状,但无病原体感染依据。其特征为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检查无异常。治疗以调节肠道功能为主,可用匹维溴铵片缓解痉挛,配合益生菌制剂改善肠道微生态。
5、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水样便或黏液便。艰难梭菌感染是严重类型,表现为伪膜性肠炎。确诊需检测毒素基因,治疗需停用相关抗生素并使用万古霉素胶囊或非达霉素片,必要时补充益生菌。
出现痢疾样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治疗期间注意隔离消毒,餐具煮沸处理,粪便用漂白粉消毒。饮食选择低渣流质食物,少量多餐,避免牛奶等产气食品。恢复期可逐步增加香蕉、苹果泥等含钾食物,补充丢失的电解质。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传播的关键,饭前便后需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98万次播放
1.57万次播放
2.02万次播放
1.6万次播放
2.02万次播放
1.91万次播放
2.3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