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症状需要做肠镜检查
需要做肠镜检查的症状主要有反复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消瘦、腹部包块等。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时就医评估。
1、反复腹痛
持续或反复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可能与肠道炎症、息肉或肿瘤有关。疼痛性质可为隐痛、绞痛或胀痛,若伴随排便后缓解或加重需警惕。肠镜能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如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可进行活检确诊。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酪酸梭菌活菌散等。
2、便血
大便带鲜血或暗红色血块可能提示痔疮、肠息肉、结肠癌等疾病。鲜血多来自直肠或肛管,暗红色血可能与左半结肠出血相关。肠镜可明确出血部位和性质,对高危人群如50岁以上或家族史者尤为重要。治疗药物可能包括云南白药胶囊、肾上腺色腙片、凝血酶冻干粉等。
3、排便习惯改变
持续超过两周的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出现需警惕器质性病变。肠道肿瘤可能导致肠腔狭窄引发便秘,而炎症性肠病常伴腹泻。肠镜检查可鉴别功能性肠病与肿瘤性病变,必要时可取组织病理检查。调节药物包括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蒙脱石散、乳果糖口服溶液等。
4、不明原因消瘦
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10%且无明确诱因时,需排查消化道肿瘤消耗性疾病。肠道恶性肿瘤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或慢性失血,肠镜可发现早期病灶。伴随症状可能包括贫血、乏力、食欲减退等。诊断后可能需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蛋白粉等营养支持。
5、腹部包块
体检或自查发现腹部固定包块可能提示肠道肿瘤、肠套叠或克罗恩病肉芽肿。肠镜联合影像学检查能明确包块性质、范围及与肠壁关系,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若确诊恶性肿瘤,可能需注射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片、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40岁以上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可考虑定期肠镜筛查,有家族史者应提前至35岁。检查前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肠道准备,确保检查准确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95万次播放
3.34万次播放
3.79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