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病毒性肠胃炎症状及治疗
儿童病毒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可通过补液、调整饮食、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补液盐散等方式治疗。病毒性胃肠炎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一、呕吐
病毒性胃肠炎早期常出现频繁呕吐,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家长需暂时禁食1-2小时,之后少量多次喂食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散。若呕吐持续超过12小时或出现胆汁样呕吐,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等止吐药物。
二、腹泻
疾病进展期会出现水样或蛋花汤样腹泻,每日可达10余次,容易引发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家长需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避免高糖饮食,可喂食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出现血便或持续腹泻超过3天需复诊。
三、发热
部分患儿会出现38℃左右中低热,通常持续2-3天。家长需每4小时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包裹衣物。若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高热惊厥,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检查。
四、脱水
重度脱水表现为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等症状。家长可通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排尿频率判断脱水程度。轻度脱水可使用口服补液盐散Ⅲ补充电解质,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出现嗜睡、四肢冰凉等严重脱水表现时需急诊处理。
五、腹痛
病毒刺激肠黏膜可能引起阵发性脐周疼痛,通常排便后缓解。家长可用温热毛巾敷腹部缓解不适,避免按压腹部。疼痛剧烈或持续超过6小时需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医生可能开具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但须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病毒性胃肠炎患儿应保持清淡饮食,恢复期可逐步添加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生冷食品。注意餐具消毒和手部卫生,处理呕吐物或粪便后需彻底洗手。患病期间暂停乳制品摄入,症状缓解2-3天后再逐渐恢复。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尿量,若出现持续嗜睡、尿量明显减少或血便等情况需立即复诊。居家护理期间建议每日测量体重,体重下降超过5%提示脱水加重。疾病具有传染性,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56万次播放
7.09万次播放
7.2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