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有哪些分类
中耳炎主要分为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和特殊类型中耳炎。中耳炎可能与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症状。
1、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患者可出现突发耳痛、发热、鼓膜充血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颗粒等,配合鼻腔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缓解咽鼓管水肿。若鼓室积液明显,可能需鼓膜穿刺引流。
2、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以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多因咽鼓管阻塞导致。患者主要表现为听力减退、耳闷塞感,儿童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治疗可采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配合咽鼓管吹张术。反复发作需排查腺样体肥大等病因。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超过3个月,表现为长期耳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治疗需局部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口服左氧氟沙星片,严重者需行鼓室成形术修复穿孔。
4、胆脂瘤型中耳炎
胆脂瘤型中耳炎属于危险型中耳炎,特征为角化上皮堆积形成胆脂瘤。患者除耳流脓外,可能出现面瘫、眩晕等并发症。确诊需结合颞骨CT检查,治疗必须手术清除病灶,常用术式包括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和完壁式乳突根治术。
5、特殊类型中耳炎
特殊类型中耳炎包括结核性中耳炎、放射性中耳炎等。结核性中耳炎表现为稀薄脓液伴多发鼓膜穿孔,需抗结核治疗如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放射性中耳炎见于头颈部放疗后,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可选用人工泪液型滴耳剂保持耳道湿润。
中耳炎患者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游泳时使用专用耳塞防止进水,感冒期间可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若出现持续耳痛、高热或面神经麻痹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儿童患者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听力筛查,监测病情变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78万次播放
2.29万次播放
2.85万次播放
2.32万次播放
2.6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