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进水了疼怎么办
耳朵进水后疼痛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使用消毒棉签吸干水分、热敷缓解疼痛、遵医嘱使用滴耳液、避免自行掏挖等方式处理。耳朵进水疼痛通常由外耳道炎症、鼓膜刺激、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干燥
进水后应立即将头部倾向进水侧,单脚跳跃帮助水分流出。用干净毛巾轻轻擦拭外耳廓,避免水分滞留。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可能引发外耳道炎或加重疼痛。游泳或洗澡时可佩戴防水耳塞预防进水。
2、消毒棉签吸干水分
选择医用消毒棉签,轻轻置于耳道口吸附残余水分。注意棉签不可深入耳道,避免将水推向鼓膜或损伤皮肤。若棉签触及耳道时疼痛加剧,需停止操作并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存在外耳道划伤。
3、热敷缓解疼痛
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于耳部10-15分钟,每日重复2-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因冷水刺激引发的肌肉痉挛痛。若出现耳道流脓、发热等症状需停止热敷,可能提示继发感染。
4、遵医嘱使用滴耳液
合并感染时医生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菌药物。真菌感染需选用克霉唑滴耳液。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接近体温,滴药后保持侧卧5分钟确保药物吸收。禁止自行购买使用含激素类滴耳剂。
5、避免自行掏挖
尖锐物品掏耳可能导致鼓膜穿孔或外耳道损伤。若进水后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可能为耵聍栓塞遇水膨胀所致,需由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反复掏挖会破坏耳道皮肤屏障,增加感染风险。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力擤鼻涕导致污水逆流至中耳。游泳前检查耳道是否有伤口或炎症,潜水时保持耳压平衡。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眩晕、脓性分泌物,需排查中耳炎、外耳道疖肿等疾病,及时进行耳内镜和听力检查。恢复期间保持睡眠充足,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24万次播放
6.89万次播放
7.04万次播放
7.05万次播放
7万次播放
6.55万次播放
7.18万次播放
6.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