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怎么检查出来
胃食管反流可通过胃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上消化道造影、食管黏膜活检等方式检查。胃食管反流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胃排空延迟、食管裂孔疝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的主要方法,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有无充血、糜烂、溃疡等病变。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医生会将带有摄像头的软管经口插入食管和胃部。若发现食管下端黏膜破损或Barrett食管等特征性改变,可确诊胃食管反流病。检查过程中可能引起短暂恶心,但通常不会造成严重不适。
2、24小时食管pH监测
24小时食管pH监测能定量评估胃酸反流频率和持续时间。检查时将pH监测导管经鼻腔置入食管下端,连接便携式记录仪监测24小时。当食管pH值低于4的次数超过50次或总酸暴露时间超过4.2%,可判定为病理性反流。该检查对非糜烂性反流病的诊断价值较高,检查期间需正常饮食并记录症状发作时间。
3、食管测压
食管测压用于评估食管蠕动功能和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检查时通过鼻腔插入测压导管,测量吞咽时食管各段的压力变化。若显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于10mmHg或食管蠕动波幅降低,提示存在动力障碍。该检查对食管裂孔疝和贲门失弛缓症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检查前24小时需停用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
4、上消化道造影
上消化道造影通过X线透视观察钡剂通过食管和胃的情况。患者需空腹饮用硫酸钡混悬液,在X光下观察有无钡剂反流至食管、食管裂孔疝或食管狭窄等表现。该检查对结构性病变的敏感性较高,但无法评估黏膜炎症程度。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钡剂排出,可能出现短暂便秘。
5、食管黏膜活检
食管黏膜活检常在胃镜检查时同步进行,取食管下端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若发现基底细胞增生、乳头延长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改变,可辅助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活检还能鉴别Barrett食管和食管癌等疾病,检查后可能有轻微出血,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怀疑胃食管反流时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睡前3小时禁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超重者需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穿紧身衣物增加腹压。若反复出现夜间呛咳、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提示可能存在喉咽反流,需进行喉镜检查。长期未规范治疗可能引发食管狭窄、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建议定期随访评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3万次播放
1.16万次播放
1.08万次播放
1.4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