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被蛀了怎么办
牙齿被蛀了可通过补牙、根管治疗、窝沟封闭、药物治疗、拔牙等方式治疗。牙齿被蛀通常由口腔卫生不良、饮食不当、细菌感染、牙齿结构异常、唾液分泌减少等原因引起。
1、补牙
补牙是治疗龋齿的常见方法,适用于龋坏未伤及牙髓的情况。医生会先清除龋坏组织,再用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等材料填充龋洞。补牙后需避免咀嚼过硬食物,定期检查填充物是否脱落。若龋坏较深可能伴随冷热敏感,需及时复诊。
2、根管治疗
当龋坏波及牙髓引发牙髓炎时需进行根管治疗。医生会清除感染牙髓,消毒根管后用牙胶尖填充,最后用牙冠保护患牙。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短暂胀痛,需配合服用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重度龋齿常伴随自发痛或夜间痛,需彻底治疗避免复发。
3、窝沟封闭
儿童磨牙窝沟较深易藏匿细菌,可预防性采用窝沟封闭。医生会清洁牙面后涂布流动树脂,光固化后形成保护层。该方法对尚未形成龋洞的早期釉质脱矿效果显著。操作过程无创,但需定期检查封闭剂留存情况。
4、药物治疗
早期浅龋可使用氟化钠甘油糊剂、氨硝酸银溶液等药物抑制龋坏进展。药物治疗适用于不具备修补条件的临时处理,需配合改善口腔卫生。氟化物能促进釉质再矿化,但对已形成龋洞的效果有限,可能出现牙齿着色等副作用。
5、拔牙
龋坏严重无法保留的残根残冠需拔除,避免引发颌骨感染。拔牙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创口愈合后考虑种植牙或镶复。长期缺牙可能导致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等并发症,建议3-6个月内修复。
日常应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配合牙线清洁邻面,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减少碳酸饮料和甜食摄入,餐后漱口清除食物残渣。儿童可定期涂氟增强牙釉质抗龋能力,成年人出现牙齿黑线或冷热敏感应及时就诊。孕妇等特殊人群更需加强口腔护理,避免龋病进展影响全身健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04万次播放
1.6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