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痢疾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可通过饮食调节、补液治疗、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痢疾通常由志贺菌感染、饮食不洁、免疫力低下、肠道菌群失调、慢性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1、腹痛
腹痛是痢疾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可能与肠道炎症刺激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颠茄片、硫酸阿托品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解痉药物缓解疼痛。日常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
2、腹泻
痢疾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30次,粪便呈黏液脓血样。腹泻严重时可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小檗碱片、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控制症状。
3、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表现为便意频繁但排便量少,肛门坠胀不适。这与直肠炎症刺激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抗炎药物。温水坐浴有助于缓解肛门不适。
4、黏液脓血便
痢疾患者的粪便中常混有黏液、脓液和血液,这是肠道黏膜溃疡出血的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贫血,需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
5、发热
部分痢疾患者会出现低热或高热,体温可达38-40℃。发热时可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热药物。持续高热需警惕败血症等并发症。
痢疾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保证充足休息,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症状加重或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脱水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不可自行停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918次播放
5101次播放
5948次播放
6295次播放
8861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