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消化道出血可能由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消化道溃疡
消化道溃疡是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呕血、黑便。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多见于肝硬化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后可引起大量出血。患者通常表现为呕血、黑便,严重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生长抑素注射液、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必要时需进行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3、急性胃黏膜病变
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能与应激、酒精、药物等因素有关,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引起出血。患者通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硫糖铝混悬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
4、消化道肿瘤
消化道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等,可因肿瘤侵犯血管导致出血。患者通常表现为消瘦、贫血、腹痛、黑便等症状。治疗上需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5、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药等药物,可损伤消化道黏膜或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出血。患者通常表现为黑便、呕血等症状。治疗上需停用相关药物,并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
消化道出血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出血期间应禁食,待出血停止后可逐渐恢复饮食。平时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戒烟戒酒,保持心情愉悦。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07万次播放
7.37万次播放
7.1万次播放
7.12万次播放
7.4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