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有肠炎做什么检查
怀疑有肠炎时通常需要进行粪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肠镜检查、腹部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测等检查。肠炎可能由感染、免疫异常、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是诊断肠炎的基础项目,通过观察粪便性状、颜色、隐血等指标,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肠道炎症或出血。检查前需避免食用动物血制品以免干扰隐血结果,留取新鲜粪便样本送检。该检查有助于鉴别细菌性肠炎与病毒性肠炎,若发现白细胞或脓细胞增多多提示细菌感染。
2、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通过分析白细胞计数及分类、C反应蛋白等指标,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细菌性肠炎常见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毒性肠炎可能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严重腹泻患者还需关注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以判断是否存在脱水或贫血情况。
3、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结肠和末端回肠黏膜病变,对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肠炎具有确诊价值。检查前需严格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进行活检获取病理标本。电子肠镜能清晰显示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等特征性改变,帮助鉴别肠结核、缺血性肠炎等特殊类型。
4、腹部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或CT检查适用于评估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深层病变,对复杂型肠炎并发症如肠穿孔、脓肿形成具有重要诊断意义。CT肠道成像能清晰显示全肠道形态,特别适合克罗恩病累及范围评估,检查前需口服造影剂充分充盈肠腔。
5、病原学检测
粪便培养、核酸检测等病原学检测可明确特定致病微生物,如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等细菌,或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毒。对于抗生素相关性肠炎,需检测艰难梭菌毒素。精准的病原学诊断能指导针对性抗感染治疗,避免抗生素滥用。
确诊肠炎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适量补充电解质溶液预防脱水。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慢性肠炎患者建议记录饮食日志排查过敏原。所有检查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可自行服用止泻药或抗生素。若出现持续发热、血便、严重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复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26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1118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