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胆管炎性狭窄
胆管炎性狭窄可通过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胆管炎性狭窄可能与胆管结石、胆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黄疸、腹痛、发热等症状。
1、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胆管炎性狭窄或合并感染的情况,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若存在胆汁淤积,可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观察黄疸消退情况。
2、内镜治疗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首选微创方式,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解除狭窄。适用于肝外胆管局限性狭窄,尤其合并胆总管结石者。术后需短期留置鼻胆管引流,监测胆汁引流量及性状,预防胰腺炎等并发症。
3、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的肝门部狭窄或内镜治疗失败者,可能需行胆肠吻合术重建胆汁引流通道。手术方式根据狭窄部位选择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总管空肠吻合等。术后需长期随访,警惕吻合口再狭窄或胆管炎复发。
4、病因治疗
若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片进行控制。合并胆管结石者应彻底清除结石,降低复发概率。
5、辅助治疗
急性期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营养支持。缓解期建议低脂饮食,避免酒精摄入。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出现寒战高热等感染征象时需及时就医。
胆管炎性狭窄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术后患者需按医嘱定期复查超声、MRCP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胆管通畅情况。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加重、陶土样大便等异常,应立即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95万次播放
6.25万次播放
6.18万次播放
6.0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