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怎么回事
高度近视可能由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眼轴过长、角膜曲率异常、视网膜病变等原因引起,高度近视可通过佩戴矫正眼镜、角膜塑形镜、激光手术、后巩膜加固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高度近视时,子女发病概率显著增加。这类患者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即出现近视快速进展,可能伴随视网膜变薄、脉络膜萎缩等眼底改变。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散瞳验光及眼底检查,早期发现异常可采取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干预措施延缓进展。
2、用眼习惯不良
长期近距离用眼、阅读光线不足、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过长等不良习惯会导致睫状肌持续痉挛,加速眼轴增长。这类患者常伴有视疲劳、干眼等症状,需调整用眼距离至30厘米以上,每用眼40分钟休息10分钟,可配合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
3、眼轴过长
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时,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进行性眼轴增长可能导致后巩膜葡萄肿,表现为视物变形、闪光感。需每半年测量眼轴变化,控制进展可考虑佩戴多焦点眼镜或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严重者需行后巩膜加固术。
4、角膜曲率异常
角膜曲率过陡会使光线折射过强,常见于圆锥角膜患者。这类患者近视度数进展快且不规则,可能伴随角膜中央变薄,需通过角膜地形图监测。早期可试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中晚期可能需要角膜交联术或角膜移植。
5、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易并发视网膜劈裂、黄斑出血等病变,表现为突然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需每3-6个月进行广角眼底照相检查,出现新生血管时可考虑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合并视网膜脱离需紧急行玻璃体切割术。
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跳水、拳击等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的活动,日常饮食可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以补充叶黄素。建议选择防蓝光眼镜减少电子屏幕伤害,室内保持500勒克斯以上照明强度。每年至少进行1次包括眼压、眼底在内的全面眼科检查,出现飞蚊症增多或闪光感应立即就医。控制近视发展需建立屈光档案,青少年可通过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延缓进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83万次播放
1.33万次播放
9905次播放
9332次播放
1.4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