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抑郁症存在哪些分型
儿童抑郁症主要分为重性抑郁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经前期烦躁障碍和适应障碍伴抑郁心境等类型。这些分型在症状表现、持续时间和诱因上存在差异,需由专业医生通过详细评估确诊。
1、重性抑郁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表现为持续两周以上的显著情绪低落或兴趣丧失,可能伴随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或反复出现自杀念头。儿童患者常出现躯体化症状如腹痛头痛,情绪易激惹而非典型抑郁表现。诊断需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躯体疾病,治疗需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和氟西汀胶囊等抗抑郁药物。
2、持续性抑郁障碍
持续性抑郁障碍又称心境恶劣障碍,症状比重性抑郁障碍轻微但持续时间更长,儿童需持续一年以上的情绪低落,伴有食欲改变、睡眠问题或自卑感。这类患儿往往表现为长期学业困难或社交退缩,治疗需侧重心理社会干预如家庭治疗,必要时联合舍曲林片等药物。
3、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
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特征为持续12个月以上的严重易怒情绪,伴有频繁的言语或行为爆发。该分型多见于6-18岁儿童青少年,需与对立违抗障碍鉴别诊断。治疗需采用情绪调节训练结合父母行为训练,严重者可短期使用阿立哌唑口崩片辅助治疗。
4、经前期烦躁障碍
经前期烦躁障碍仅见于月经初潮后女性青少年,表现为月经前一周出现的显著情绪波动、易怒或抑郁症状,月经来潮后缓解。诊断需连续追踪两个月经周期,治疗包括钙剂补充、认知行为疗法,严重者可考虑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
5、适应障碍伴抑郁心境
适应障碍伴抑郁心境由可识别的应激事件引发,如父母离异或校园欺凌,症状通常在事件发生后三个月内出现。患儿表现为哭泣、退缩等抑郁反应,但不符合其他抑郁障碍诊断标准。治疗以解决应激源为主,可采用游戏疗法,一般6个月内症状缓解。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持续情绪异常时,应保持每日15-30分钟专注倾听,记录症状发作频率和诱因。可鼓励孩子参与团体运动如游泳或篮球,每周3-5次有助于多巴胺分泌。饮食上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避免高糖零食加重情绪波动。若症状持续两周无改善或出现自伤行为,须立即前往儿童心理科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700次播放
7934次播放
5976次播放
7934次播放
5759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