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辅助检查
急性胃炎的辅助检查主要有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血常规检查、粪便隐血试验、腹部超声检查等。急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由感染、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需结合检查结果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急性胃炎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过程中可能需取活检以排除恶性病变。胃镜能明确胃炎范围与程度,对酒精性胃炎、应激性胃炎等有较高诊断价值。
2、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急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可通过碳13/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或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确诊。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是否需根除治疗,儿童及孕妇应选择非放射性呼气试验。
3、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可评估感染程度,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常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提示过敏或寄生虫感染。严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升高可辅助判断体液丢失情况。
4、粪便隐血试验
当胃炎伴黏膜出血时,粪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需排除痔疮、肠息肉等其他消化道出血原因。反复阳性者应结合胃镜进一步检查,尤其老年患者需警惕消化道肿瘤可能。
5、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有助于排除胆囊炎、胰腺炎等易与胃炎混淆的疾病。对胃壁增厚、腹腔积液等继发改变有提示作用,但无法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多作为补充检查手段。
确诊急性胃炎后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戒酒并停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腹痛明显时可局部热敷缓解痉挛。若出现呕血、黑便或持续高热需立即就医,避免发展为慢性胃炎或胃溃疡。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规律作息有助于胃黏膜修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15万次播放
4.66万次播放
5万次播放
4.61万次播放
4.8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