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性胃病是什么
门脉高压性胃病是指由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黏膜病变,属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常见并发症。门脉高压性胃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可能引发呕血、黑便等症状。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与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密切相关。当肝脏因肝硬化等原因出现结构改变时,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这种压力变化会通过侧支循环传导至胃部血管,使胃黏膜下静脉丛扩张淤血。长期淤血状态下,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受到胃酸侵蚀,进而形成特征性的蛇皮样或马赛克样改变。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胃镜检查时发现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饱胀感、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严重者可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典型表现为胃底和胃体黏膜出现马赛克样图案、红色征或糜烂出血灶。治疗需针对原发肝病和门脉高压进行综合管理,包括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如普萘洛尔片、卡维地洛片,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对于急性出血患者可能需要内镜下止血或介入手术。日常需注意软质饮食、避免粗糙食物刺激,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
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使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饮食以低盐、高蛋白、易消化为主,可适量进食蒸蛋羹、嫩豆腐等食物。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出现黑便或呕血需立即就医。同时需积极治疗原发肝病,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乙肝病毒复制,或戒酒改善酒精性肝病进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49万次播放
6.1万次播放
6.63万次播放
6.71万次播放
6.16万次播放
6.1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