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的原因和危害有哪些
低钠血症可能由水分摄入过多、利尿剂使用、肾上腺功能减退、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慢性肾病等原因引起,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嗜睡、抽搐甚至昏迷等危害。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低于135毫摩尔每升的一种电解质紊乱状态。
1、水分摄入过多
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或静脉输液可能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这种情况常见于马拉松运动员过量补水或精神疾病患者强迫性饮水。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轻微症状,限制液体摄入后通常可自行恢复。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高渗盐水纠正。
2、利尿剂使用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药物可能通过增加钠排泄引发低钠血症。这类药物常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治疗,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肌肉痉挛、口渴等症状。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必要时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或联用氯化钠缓释片。
3、肾上腺功能减退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可能导致醛固酮分泌不足,引发肾性失钠。患者常伴有皮肤色素沉着、低血压等症状,需长期使用醋酸可的松片和氟氢可的松片进行替代治疗。急性肾上腺危象时需静脉补充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4、抗利尿激素异常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常见于肺部感染、脑部疾病或某些恶性肿瘤。患者尿液渗透压异常升高,可能出现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治疗需限制水分摄入,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托伐普坦片等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5、慢性肾病
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因肾小管功能受损可能出现钠重吸收障碍。这类患者多伴有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需根据肾功能调整饮食中钠和水的摄入量。必要时可通过血液透析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配合复方α-酮酸片改善营养状态。
预防低钠血症需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长期低盐饮食或过量饮水。高温作业者及运动员应注意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服用利尿剂或抗抑郁药等可能影响钠代谢的药物时,应定期检测血钠水平。出现持续恶心、嗜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补充高盐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慢性病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电解质,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52万次播放
6.24万次播放
6.3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