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的常识有哪些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重个人卫生、环境消毒、疫苗接种等综合措施。主要有保持手部清洁、避免接触感染者、定期消毒物品表面、接种EV71疫苗、增强免疫力等方式。
1、保持手部清洁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正确洗手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尤其在进食前、如厕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需彻底清洁。儿童手部易沾染病毒,家长需帮助幼儿养成洗手习惯,必要时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辅助消毒。
2、避免接触感染者
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疱疹液均含病毒,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避免与患儿共用餐具、玩具等物品,成人接触患儿后应及时更换衣物并洗手。托幼机构出现病例时,家长需配合隔离措施,患病儿童应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
3、定期消毒物品表面
肠道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日,需对门把手、玩具、桌椅等高频接触区域每日消毒。含氯消毒剂对柯萨奇病毒、EV71病毒灭活效果较好,按说明书配比使用。纺织品可用高温烫洗或阳光暴晒,奶瓶等婴幼儿用品应煮沸消毒。
4、接种EV71疫苗
EV71灭活疫苗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适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接种后保护率可达90%以上。疫苗接种虽不能预防所有类型手足口病,但能显著降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风险。
5、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摄入,适量补充锌元素有助于维持黏膜屏障功能。保证充足睡眠,适度户外活动可调节免疫功能。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居室保持通风换气,每日开窗不少于30分钟。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需每日检查儿童手心、足底、口腔有无疱疹,发现发热伴皮疹应及时就医。患儿衣物需单独清洗并暴晒,康复后仍可能短期排毒,建议继续观察1-2周。托幼机构应落实晨检制度,发现疑似症状立即隔离,并对活动区域进行终末消毒。普通人群通过规范防护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无需过度恐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79万次播放
6.49万次播放
6.79万次播放
7.09万次播放
6.15万次播放
6.3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