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可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等方式判断。炎症性肠病通常由遗传因素、免疫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环境因素、感染等因素引起。
1、临床症状
炎症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体重下降、发热等症状。腹痛多位于下腹部或脐周,呈持续性或阵发性。腹泻可为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每日数次至数十次不等。血便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可伴有黏液或脓液。体重下降与营养吸收障碍有关,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低。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炎症指标常升高。粪便常规可见红细胞、脓细胞,隐血试验阳性。血清学检查可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酿酒酵母抗体等自身抗体,有助于鉴别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3、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平片可发现肠管扩张、肠壁增厚等表现。CT或MRI检查可显示肠壁增厚、肠系膜脂肪增生、肠腔狭窄等改变,还能发现肠外并发症如脓肿、瘘管形成。小肠造影可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和蠕动情况,有助于克罗恩病的诊断。
4、内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结肠和末端回肠黏膜病变,溃疡性结肠炎多表现为连续性、弥漫性炎症,从直肠开始向近端延伸。克罗恩病则呈节段性分布,可见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内镜下可进行活检,获取组织学证据。胶囊内镜或小肠镜有助于发现小肠病变。
5、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隐窝脓肿、杯状细胞减少、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炎症细胞浸润。克罗恩病可见非干酪样肉芽肿、透壁性炎症、裂隙状溃疡等特征性改变。病理检查还能排除感染性肠炎、缺血性肠病等其他疾病。
炎症性肠病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选择低纤维、低脂、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维持营养平衡。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减轻精神压力。戒烟限酒,避免加重肠道损伤。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出现腹痛加重、持续发热、大量便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254次播放
9663次播放
1502次播放
2857次播放
2529次播放
7561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