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椎动脉狭窄
椎动脉狭窄是指椎动脉管腔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或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出现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的病理状态。椎动脉狭窄可能引发头晕、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因素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造成椎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患者常伴有颈部不适、行走不稳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稳定斑块并改善血流。
2、血管炎性病变
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引发血管壁炎症反应,导致椎动脉节段性狭窄。患者可能出现低热、疲劳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控制炎症,严重时需血管介入治疗。
3、颈椎退行性变
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椎动脉,尤其在头部旋转时诱发机械性狭窄。典型表现为体位性眩晕,颈部CT或MRI可明确诊断。轻症可通过颈椎牵引、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症状,严重压迫需行椎间盘切除手术。
4、血管先天畸形
椎动脉走行迂曲、血管肌纤维发育不良等先天因素可能增加狭窄风险。这类患者年轻时即可出现不明原因晕厥,需通过血管造影确诊。治疗以抗血小板药物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为主,必要时行血管成形术。
5、血栓栓塞
心脏房颤或动脉斑块脱落形成的栓子可能堵塞椎动脉,造成急性狭窄。患者突发剧烈眩晕伴呕吐,需紧急溶栓治疗。可选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或经导管取栓,后续需长期服用利伐沙班片预防复发。
椎动脉狭窄患者应避免突然转头或颈部过度活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监测血压血糖。建议选择游泳、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冬季注意颈部保暖。若出现持续头晕、视物成双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8.36万次播放
7.89万次播放
7.4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