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怎么办
肝内胆管结石可通过药物溶石、内镜取石、手术切除、中医调理、饮食调整等方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通常由胆道感染、胆汁淤积、寄生虫感染、胆管狭窄、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药物溶石
熊去氧胆酸胶囊可用于溶解胆固醇性结石,需配合抗感染治疗。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适用于合并胆管炎的患者,能控制细菌感染。消炎利胆片可缓解胆汁淤积症状,但需排除胆道梗阻后使用。
2、内镜取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能直接取出胆总管下端结石,适用于结石直径小于15毫米的情况。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通过穿刺建立通道取出肝内结石,但对多发结石效果有限。
3、手术切除
肝部分切除术适用于局限在某肝段的结石合并肝萎缩患者。胆肠吻合术可解除胆管狭窄导致的结石复发,但可能引发反流性胆管炎。
4、中医调理
大柴胡汤加减方能疏肝利胆,改善胆汁排泄。金钱草颗粒有助于小型结石排出,需配合大量饮水。针灸胆俞穴可缓解胆绞痛症状。
5、饮食调整
低脂饮食可减少胆汁分泌负担,每日脂肪摄入不超过40克。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能促进胆固醇代谢,建议每日食用燕麦、西蓝花等。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结石变化,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静脉补液。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胆汁稀释,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能改善胆汁循环。出现发热、黄疸或持续腹痛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警惕胆管狭窄或肝硬化等并发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672次播放
1.28万次播放
1.49万次播放
6003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