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是怎么引起的
肠套叠可能由肠道蠕动异常、肠道息肉、肠道感染、肠道肿瘤、肠道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肠套叠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手术复位等方式治疗。
1、肠道蠕动异常
肠道蠕动异常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呕吐等症状。肠道蠕动异常可能导致肠管的一部分套入相邻的肠腔内,形成肠套叠。治疗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等支持治疗,必要时需进行空气灌肠复位。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排便情况,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2、肠道息肉
肠道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腹部不适等症状。肠道息肉可作为肠套叠的起点,导致肠管套叠。治疗措施包括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严重时需进行肠段切除术。家长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发现息肉及时处理。
3、肠道感染
肠道感染可能与病毒、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泻、发热等症状。肠道感染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导致肠蠕动紊乱,诱发肠套叠。治疗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家长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孩子进食不洁食物。
4、肠道肿瘤
肠道肿瘤可能与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肠道肿瘤可作为肠套叠的起点,导致肠管套叠。治疗措施包括肿瘤切除术,必要时需进行化疗。家长需提高警惕,发现孩子异常消瘦应及时就医。
5、肠道解剖结构异常
肠道解剖结构异常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手术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肠道解剖结构异常如梅克尔憩室等可增加肠套叠发生概率。治疗措施包括手术矫正异常结构。家长需关注孩子生长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
肠套叠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发病期间需禁食,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平时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促进肠道蠕动,注意腹部保暖。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排便情况,如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大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肠套叠复发概率较高,治愈后仍需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和护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57万次播放
5.51万次播放
5.1万次播放
5.27万次播放
5.12万次播放
5.5万次播放
5.2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