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耳鸣、耳聋是怎么回事
耳鸣、耳聋在中医理论中可能由肾精亏虚、肝胆火旺、气血不足、痰湿阻滞、风热外袭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饮食调节、情志调摄、穴位按摩等方式改善。
1、肾精亏虚
肾开窍于耳,肾精亏虚可能导致耳鸣如蝉、听力减退,伴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症状。治疗可选用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中成药滋补肾精。日常可食用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材,避免过度劳累。
2、肝胆火旺
情志不畅或肝郁化火可引发突发性耳聋、耳鸣如潮,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可清泻肝胆实火。建议保持情绪平稳,少食辛辣刺激食物。
3、气血不足
脾胃虚弱致气血生化不足时,可能出现耳鸣声细、听力逐渐下降,伴面色萎黄、乏力。归脾丸、八珍颗粒、益气聪明丸等药物可健脾益气。适当食用红枣、山药等补益气血的食材。
4、痰湿阻滞
痰湿蒙蔽清窍可致耳内闷胀、耳鸣如雷,多见体胖痰多、头重如裹。半夏白术天麻汤、涤痰汤、二陈丸等方剂能化痰通窍。需减少肥甘厚味摄入,加强运动促进代谢。
5、风热外袭
外感风热邪气侵袭耳窍时,常见突发耳鸣耳聋伴鼻塞头痛。银翘解毒丸、芎芷石膏汤、黄连上清片等可疏风清热。注意避免冷热刺激,感冒期间及时治疗。
中医调理耳鸣耳聋需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日常应避免长时间噪音暴露,保持充足睡眠,适度练习鸣天鼓等耳部保健操。饮食宜清淡营养,忌烟酒浓茶,情志调畅对防治有重要作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9万次播放
4.77万次播放
4.83万次播放
4.39万次播放
4.5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