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和蛋白尿有什么区别
尿蛋白和蛋白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均指尿液中出现异常增多的蛋白质。
尿蛋白是医学术语,指尿液中的蛋白质成分,通常通过尿常规检查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发现。健康人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当肾脏滤过功能受损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血液中的蛋白质会漏入尿液形成蛋白尿。根据蛋白质来源可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等类型,常见于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轻度蛋白尿可能无明显症状,中重度蛋白尿可出现泡沫尿、水肿、乏力等表现,需结合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蛋白尿为通俗说法,与尿蛋白在医学含义上无本质区别,但更强调尿液异常的状态。部分非疾病因素也可能导致暂时性蛋白尿,如剧烈运动、发热、寒冷刺激、直立性蛋白尿等,通常去除诱因后可自行消失。若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阳性,建议重复检测并完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日常需控制食盐摄入量,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出现持续蛋白尿应及时至肾内科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51万次播放
1.14万次播放
7871次播放
1.26万次播放
1.4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