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幼儿应注意哪些事项
秋季幼儿应注意保暖防寒、预防呼吸道感染、调整饮食结构、保持皮肤湿润、加强户外活动等事项。秋季气温变化大,幼儿免疫力较弱,需从生活细节入手降低患病风险。
1、保暖防寒
秋季昼夜温差可达10摄氏度以上,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需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早晚外出可增加马甲或薄外套,避免穿脱过厚的羽绒服导致出汗后着凉。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特别注意保护腹部、背部和足部保暖。若出现鼻塞、打喷嚏等受凉征兆,可用生姜红糖水驱寒。
2、预防呼吸道感染
秋季是流感、支原体肺炎高发期,幼儿群体易发生聚集性感染。家长需避免带幼儿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洗手。保持室内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湿度维持在50%-60%。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若出现持续发热、咳嗽等症状需及早就医。
3、调整饮食结构
秋季宜增加南瓜、山药、莲藕等健脾食材,适量添加核桃、芝麻补充不饱和脂肪酸。每日保证300-500毫升温开水摄入,避免冷饮刺激胃肠。新鲜苹果、梨等水果可蒸煮后食用,减少生冷食物摄入。过敏体质幼儿需慎食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
4、保持皮肤湿润
秋季干燥易引发幼儿湿疹、唇部皲裂等问题。洗澡水温控制在38-40摄氏度,时间不超过10分钟,浴后3分钟内涂抹无香型润肤霜。口周涂抹食用级橄榄油预防口水疹,指甲定期修剪避免抓伤。衣物洗涤选用中性洗涤剂,减少化纤材质直接接触皮肤。
5、加强户外活动
每日保证1-2小时户外活动有助于增强抵抗力,选择上午10点或下午3点阳光温和时段进行。活动以散步、踢球等低强度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雾霾天气应减少外出,室内可进行亲子游戏等活动。活动前后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出汗后立即更换干爽衣物。
家长需每日观察幼儿精神状态与排便情况,定期测量体温。保持规律作息,确保每天10-12小时睡眠,卧室避免过度使用加湿器以防滋生霉菌。如出现食欲减退、持续咳嗽或皮疹扩散等情况,应及时到儿科或儿童保健科就诊。注意培养幼儿勤洗手、不用手揉眼鼻等卫生习惯,玩具餐具每周消毒1-2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48万次播放
2.82万次播放
2.59万次播放
2.25万次播放
3.09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