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外阴炎属于什么病
婴幼儿外阴炎属于外阴阴道炎症,是婴幼儿常见的妇科感染性疾病,主要因外阴皮肤黏膜屏障功能未完善、卫生习惯不当或病原体感染引起。
1、感染性疾病
婴幼儿外阴炎多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导致。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蛲虫等,可能通过粪便污染、衣物交叉感染或公共场所接触传播。患儿表现为外阴红肿、瘙痒、异常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克霉唑乳膏或阿苯达唑颗粒等药物。家长需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儿外阴并更换纯棉内裤。
2、理化刺激
尿布摩擦、化学洗涤剂残留或过敏体质可能引发非感染性外阴炎。纸尿裤透气性差导致局部潮湿,或沐浴露碱性过强均可破坏皮肤屏障。症状以红斑、脱屑为主,建议改用低敏纸尿裤,清洗时使用温水而非肥皂,必要时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
3、卫生管理不足
排便后清洁不彻底、内裤更换不及时等会增加发病概率。婴幼儿尿道短且外阴贴近肛门,粪便中的细菌易侵入。家长应从前向后擦拭患儿会阴,排便后立即清洗,避免穿开裆裤接触污染物。合并感染时需配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
4、激素水平异常
母体雌激素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后骤降,可能导致外阴黏膜变薄、分泌物减少,防御能力下降。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出生后2-6周,表现为外阴干燥充血。通常无须用药,可通过涂抹凡士林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儿科医生评估。
5、免疫缺陷疾病
极少数患儿因先天性免疫缺陷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反复发作外阴炎。这类情况常合并口腔溃疡、反复发热等症状,需进行免疫功能筛查。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短期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控制炎症,并加强营养支持。
预防婴幼儿外阴炎需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选择透气尿布并及时更换,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发现异常分泌物或持续红肿时,家长应带患儿至儿科或儿童妇科就诊,不可自行使用成人妇科药物。日常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帮助维持菌群平衡,但治疗期间须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5万次播放
6.14万次播放
5.55万次播放
6.02万次播放
5.6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