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黏膜癌该怎么治疗
牙龈黏膜癌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牙龈黏膜癌可能与长期吸烟、酗酒、口腔卫生不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溃疡、出血、疼痛、牙齿松动、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1、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牙龈黏膜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适用于早期和部分中晚期患者。常见术式包括局部广泛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等。局部广泛切除术需切除肿瘤及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以确保切缘阴性,必要时需同期进行颌骨部分切除或重建。颈淋巴结清扫术用于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降低复发风险。术后可能出现面部畸形、咀嚼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需配合康复治疗。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患者的替代方案。外照射放疗通过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常采用调强放疗技术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对于局部晚期患者,术后放疗可降低复发概率。放射性粒子植入适用于局部病灶的精准治疗。放疗常见副作用包括口腔黏膜炎、口干、味觉改变等,需加强口腔护理和营养支持。
3、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多用于晚期或转移性牙龈黏膜癌,常用方案含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药物。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辅助化疗能清除微转移灶。化疗药物可能引起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并给予对症处理。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可联合化疗提高疗效。
4、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分子靶点发挥作用,适用于表达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患者。尼妥珠单抗注射液通过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肿瘤生长,常与放疗或化疗联用。阿帕替尼片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靶点,用药期间需监测心脏毒性、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靶向治疗具有较高特异性,但可能产生耐药性。
5、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常用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等。适用于PD-L1高表达或微卫星不稳定性高的复发转移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结肠炎等,需早期识别和处理。CAR-T细胞疗法等新型免疫治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牙龈黏膜癌患者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口腔颌面部CT或MRI监测复发,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降低二次癌变风险,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促进组织修复,出现口腔不适及时就诊。进行张口训练预防放射性张口困难,必要时佩戴颌垫保护手术区域。保持积极心态配合随访,家属应协助记录症状变化和用药反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800次播放 2025-06-27
720次播放 2025-06-27
2369次播放 2025-06-27
5552次播放 2025-06-27
3340次播放 2025-06-27
8752次播放 2025-06-27
3342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血脂高的症状及危害
- 2 阻生牙拔牙的注意事项
- 3 精神病患者身上有种味道怎么回事
- 4 下鼻甲肥大需要手术吗
- 5 血糖高的患者不能吃什么水果
- 6 一天排便三四次正常吗
- 7 肛门坠胀应该怎么办
- 8 丘脑出血一般住院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