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有哪些
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可能与尿毒症毒素蓄积、皮肤干燥、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周围神经病变、药物过敏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皮肤保湿、调整透析方案、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患者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
1. 尿毒症毒素蓄积
肾功能衰竭导致尿素等代谢产物无法有效排出,尿素通过汗液沉积在皮肤表面形成结晶刺激神经末梢。此时需加强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充分性,必要时采用血液灌流联合治疗。临床可能使用碳酸氢钠片调节酸碱平衡,或联合药用炭片吸附毒素。
2. 皮肤干燥
尿毒症患者皮脂腺萎缩及汗液分泌减少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脱屑、皲裂伴瘙痒多发生在四肢伸侧。建议使用含尿素成分的润肤乳如尿素维E乳膏,沐浴水温控制在40℃以下,避免使用碱性洗剂。透析时注意控制超滤量防止脱水加重。
3. 继发性甲旁亢
高磷血症刺激甲状旁腺激素过度分泌,引发钙磷代谢紊乱及皮肤钙盐沉积。表现为顽固性瘙痒伴皮肤钙化结节。需限制高磷饮食,服用碳酸镧咀嚼片等磷结合剂,严重者需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监测血钙磷及iPTH水平至关重要。
4. 周围神经病变
尿毒症毒素损伤感觉神经导致异常放电,瘙痒呈对称性分布且无原发性皮损。可试用加巴喷丁胶囊调节神经异常兴奋,或使用普瑞巴林胶囊缓解症状。需注意评估患者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避免药物蓄积。
5. 药物过敏反应
透析患者长期使用肝素、促红素等药物可能诱发荨麻疹或湿疹样改变。表现为用药后出现的风团伴剧痒。需排查致敏药物,必要时更换为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严重过敏可使用氯雷他定片抗组胺治疗。
尿毒症瘙痒患者日常需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搔抓导致皮肤感染。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干体重的3%-5%范围内,定期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若出现皮肤破溃或瘙痒持续加重,应及时向透析医师反馈调整治疗方案。合并糖尿病者需加强血糖监测,维持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下有助于改善微循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88万次播放 2025-06-27
6.38万次播放 2025-06-27
6.94万次播放 2025-06-27
6.97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胎儿颈部透明层正常值
- 2 脸上的痣越来越大是什么原因
- 3 白带增多是月经前兆吗
- 4 癫痫病手术方法是什么
- 5 肋间神经疼吃什么药
- 6 视神经炎一定会失明吗
- 7 宝宝没精神一直想睡觉怎么回事
- 8 腰部长带状疱疹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