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老是抽搐怎么回事
宝宝老是抽搐可能与高热惊厥、癫痫、低钙血症、脑膜炎、脑损伤等原因有关。抽搐是儿童神经系统异常放电的表现,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干预。
1、高热惊厥
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骤升可能诱发抽搐。表现为突发全身强直或阵挛,多伴随发热。家长需立即松解衣物散热,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若发作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须紧急就医。临床常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发作,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必要时静脉补液。
2、癫痫
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反复抽搐发作,可能由产伤、遗传等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意识丧失、肢体节律性抽动。需通过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医生可能开具丙戊酸钠口服溶液、左乙拉西坦片、奥卡西平片等抗癫痫药物,需长期规律服药并定期复查。
3、低钙血症
维生素D缺乏或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导致血钙降低,引发手足搐搦或全身抽搐。新生儿多见面部肌肉颤动,较大儿童可出现腕足痉挛。建议家长保证每日维生素D400IU摄入,多晒太阳。急性发作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后续口服碳酸钙D3颗粒维持治疗。
4、脑膜炎
病原体感染脑膜可刺激脑组织异常放电,常伴发热、呕吐、颈强直。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抽搐多为全身性强直,病毒性脑膜炎则以局部抽搐为主。腰穿检查可明确诊断,需住院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昔洛韦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严重时需降颅压处理。
5、脑损伤
围产期缺氧、颅脑外伤等造成的脑组织损伤可能遗留癫痫灶。抽搐形式多样,可伴随发育迟缓。需进行头颅MRI评估损伤范围,采用营养神经药物如胞磷胆碱钠胶囊配合康复训练。难治性病例可能需手术切除病灶。
家长发现宝宝抽搐时应保持镇定,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移除周围危险物品。发作结束后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避免盲目按压肢体或塞入异物。日常注意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声光刺激。母乳喂养婴儿需母亲补充钙剂,添加辅食后多摄入含钙丰富的奶制品和深绿色蔬菜。定期儿童保健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神经系统异常。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8.41万次播放 2025-06-27
7.54万次播放 2025-06-27
7.88万次播放 2025-06-27
7.43万次播放 2025-06-27
7.5万次播放 2025-06-27
8.19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