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痛的原因有哪些
急性腹痛可能由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胆结石、阑尾炎、肠梗阻等原因引起。腹痛程度和伴随症状可帮助初步判断病因,持续或剧烈腹痛需及时就医。
1、胃肠炎
胃肠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突发腹痛伴腹泻、呕吐。常见于进食不洁食物后,腹痛多为阵发性脐周绞痛。治疗以补液和电解质调节为主,严重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等药物。避免进食油腻或刺激性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2、消化性溃疡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导致的腹痛多呈规律性上腹灼痛,空腹时加重。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关。典型症状包括夜间痛醒、进食后缓解。确诊需胃镜检查,治疗常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阿莫西林等药物组合。避免辛辣饮食和过度劳累可减少发作。
3、胆结石
胆囊或胆管结石引发右上腹剧烈绞痛,常向右肩背部放射。高脂饮食后易发作,可能伴随黄疸、发热。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轻度发作可用消旋山莨菪碱缓解痉挛,反复发作需考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低脂饮食和规律进食有助于预防。
4、阑尾炎
阑尾炎初期表现为脐周隐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并加重。典型体征为麦氏点压痛和反跳痛,可能伴随发热、恶心。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阑尾。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穿孔,儿童及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需特别注意。
5、肠梗阻
肠梗阻腹痛呈阵发性绞痛伴腹胀、停止排气排便。可能由肠粘连、肿瘤或肠套叠导致,腹部听诊肠鸣音亢进或消失。X线检查可见气液平面,完全性梗阻需禁食并手术解除梗阻。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预防粘连性梗阻复发。
出现急性腹痛时应暂时禁食,采取蜷曲体位可能缓解部分绞痛。记录疼痛特点、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诊断。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特别是伴有呕血、高热或意识改变时须立即急诊。恢复期饮食需从流质逐步过渡,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可增强消化系统功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6万次播放 2025-06-27
6.57万次播放 2025-06-27
7.02万次播放 2025-06-27
7.34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