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检查清洁度的方法
白带检查清洁度主要通过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评估,分为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四个等级。清洁度评估依据白细胞、上皮细胞、乳酸杆菌及杂菌的数量比例,主要方法有生理盐水涂片法、革兰染色法、pH值测定等。
1、生理盐水涂片法
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与生理盐水混合制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成分。Ⅰ度清洁度可见大量乳酸杆菌及上皮细胞,白细胞极少;Ⅱ度可见少量杂菌和白细胞,仍以乳酸杆菌为主;Ⅲ度及Ⅳ度则出现大量白细胞、杂菌或病原体,乳酸杆菌显著减少。该方法操作简便,是临床最常用的初筛手段。
2、革兰染色法
对分泌物固定染色后观察微生物形态,可明确区分革兰阳性乳酸杆菌与阴性致病菌。Ⅰ度标本中革兰阳性杆菌占比超过90%,Ⅲ度以上可见线索细胞或真菌菌丝。染色法能提高阴道毛滴虫、加德纳菌等病原体检出率,适用于混合感染鉴别。
3、pH值测定
使用精密试纸检测分泌物酸碱度,正常阴道pH值为3.8-4.5。清洁度下降时,因乳酸杆菌减少导致pH升高至4.5以上。细菌性阴道病常出现pH超过4.7,结合胺试验可辅助诊断。该方法需在取样后立即检测以避免结果偏差。
4、胺试验
向分泌物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若释放鱼腥味提示细菌代谢产物存在。该试验阳性多见于细菌性阴道病导致的Ⅲ-Ⅳ度清洁度异常,与线索细胞检出具有协同诊断价值。但需注意假阳性可能,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微生物培养
对反复出现清洁度异常者,可进行需氧菌、厌氧菌及真菌培养。明确念珠菌、阴道加德纳菌等特定病原体感染,指导靶向用药。培养法耗时较长但特异性高,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或复发性阴道炎患者。
日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频繁阴道冲洗破坏微环境平衡。穿棉质透气内裤,经期及时更换卫生用品。出现分泌物颜色异常、异味或外阴瘙痒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规范检查。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及益生菌,维持免疫力有助于预防阴道菌群失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2025-06-27
3640次播放 2025-06-27
5977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