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有个洞怎么回事
牙齿出现龋洞通常由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口腔清洁不足、牙釉质发育不良、唾液分泌减少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牙、根管治疗、嵌体修复、牙冠修复、拔牙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
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等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酸,长期腐蚀牙体硬组织导致龋洞形成。典型表现为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敏感,可见牙齿表面黑褐色缺损。日常需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进行专业涂氟。严重时需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进行充填治疗。
2、饮食不当
频繁摄入高糖食物和碳酸饮料会加速牙体脱矿。糖分被细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可使牙釉质微孔扩大,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龋洞。建议减少餐间零食次数,食用奶酪等富含酪蛋白的食物帮助再矿化。已形成龋洞者需及时清除腐质后使用银汞合金充填。
3、口腔清洁不足
刷牙方法错误或未使用牙线清洁邻面,导致菌斑生物膜长期堆积。菌斑中的致龋菌持续产酸破坏牙体结构,早期表现为白垩色斑块,进展后形成实质性缺损。应掌握巴氏刷牙法,配合使用牙缝刷清洁后牙区。邻面龋需采用预防性树脂充填技术处理。
4、牙釉质发育不良
儿童期维生素D缺乏或高烧性疾病可能造成釉质矿化不全,表现为牙面粗糙易滞留食物。这类牙齿更易发生猛性龋,短期内出现多发性龋洞。需加强孕期营养管理,已发生缺损者可选择渗透树脂修复技术,重度缺损需进行预成冠修复。
5、唾液分泌减少
头颈部放疗或舍格伦综合征等疾病导致唾液量下降,失去对口腔酸性环境的缓冲作用。典型表现为牙颈部环形龋坏,进展迅速可累及牙髓。建议使用人工唾液替代治疗,佩戴含氟托盘,深龋需采用氢氧化钙垫底后行三明治技术修复。
发现龋洞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每日使用含氟漱口水辅助清洁,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孕妇及正畸患者需每三个月进行专业检查,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儿童可考虑进行窝沟封闭预防咬合面龋坏,老年人需特别注意根面龋的早期干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97万次播放 2025-06-27
4.28万次播放 2025-06-27
4.13万次播放 2025-06-27
4.21万次播放 2025-06-27
4.06万次播放 2025-06-27
4.68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