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可分为肾小球高滤过期、微量白蛋白尿期、大量蛋白尿期、肾功能减退期和终末期肾病五个阶段。
1、肾小球高滤过期
早期肾脏出现代偿性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正常。此阶段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可延缓病情进展。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指标。
2、微量白蛋白尿期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升高,但常规尿蛋白检测仍为阴性。此阶段是干预的关键窗口期,除控制血糖血压外,需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保护肾功能。
3、大量蛋白尿期
出现持续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治疗需强化降糖降压,限制蛋白质摄入,并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状况。
4、肾功能减退期
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血肌酐升高,出现氮质血症。此阶段需调整降糖方案,避免使用经肾排泄的药物,预防和治疗贫血、骨代谢异常等并发症。
5、终末期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可选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同时需严格管理血糖、血压、血脂和营养状态。
糖尿病性肾病的预防和管理需要综合干预。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检查,保持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合理范围,血压维持在目标水平。饮食上需控制总热量摄入,适量限制蛋白质,选择优质蛋白来源。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出现水肿、尿量改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69万次播放 2025-06-27
5.01万次播放 2025-06-27
5.3万次播放 2025-06-27
5.78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