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憋久了会怎么样
憋尿时间过长可能引发尿路感染、膀胱功能损伤、肾积水等问题。憋尿的危害主要有膀胱过度扩张、尿路感染风险增加、膀胱逼尿肌损伤、尿液反流至肾脏、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1、膀胱过度扩张
膀胱是具有弹性的储尿器官,正常容量约400-500毫升。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壁肌肉过度拉伸,导致膀胱收缩力下降。反复憋尿可能造成膀胱感觉神经敏感性降低,严重时可发展为低顺应性膀胱。这种情况可能伴随排尿困难、残余尿量增加等症状。
2、尿路感染风险
尿液滞留为细菌繁殖提供环境,尿道口细菌可能沿尿道上行至膀胱。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发生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长期反复感染可能累及肾脏,引发肾盂肾炎。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感染风险更高。
3、逼尿肌损伤
膀胱逼尿肌长期过度拉伸会导致肌纤维断裂,形成瘢痕组织。这种情况可能引起膀胱收缩无力,出现排尿不畅、尿流变细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膀胱小梁形成,增加膀胱结石发生概率。老年男性可能因此加重前列腺增生症状。
4、尿液反流
膀胱内压力持续升高可能破坏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抗反流机制。尿液向输尿管及肾脏反流可能引起肾积水,长期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儿童因输尿管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生反流,可能造成反复发热和生长发育迟缓。
5、心脑血管意外
突然排空过度充盈的膀胱可能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血压骤降和心率减慢。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减退,可能诱发晕厥或心绞痛发作。高血压患者憋尿后排尿时血压波动更大,增加脑出血等意外事件风险。
建议养成定时排尿习惯,每次饮水量控制在200-3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外出前提前排空膀胱,乘坐长途交通工具可适当减少饮水量。出现排尿困难、血尿、腰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老年人及孕妇更应注意不要刻意憋尿,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膀胱控制能力。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尿路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22万次播放 2025-06-27
1.6万次播放 2025-06-27
1.96万次播放 2025-06-27
1.82万次播放 2025-06-27
1.76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