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综合征发生在月经前与激素波动、神经递质变化、营养缺乏、心理压力、生活方式有关,可通过药物调理、心理干预、饮食调整、运动改善、中医调理缓解。
黄体期孕酮和雌激素水平剧烈变化是核心诱因,尤其当雌激素优势明显时。口服短效避孕药如优思明、妈富隆能稳定激素水平,黄体酮胶囊100-200mg/日可补充孕酮不足,GnRH类似物适用于严重病例但需警惕骨质疏松风险。
血清素分泌减少导致情绪障碍,γ-氨基丁酸活性降低引发焦虑。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舍曲林20mg/日、氟西汀10mg/日需在月经前14天开始服用,维生素B6100mg/日促进多巴胺合成,圣约翰草提取物可辅助调节情绪。
镁元素不足会加重肌肉痉挛和头痛,钙缺乏与情绪波动相关。每日补充碳酸钙1200mg搭配维生素D3,镁剂300mg/日改善乳胀症状,增加三文鱼、南瓜子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能减轻炎症反应。
长期压力通过下丘脑-垂体轴加剧症状,认知行为疗法每周1次持续6周可降低50%情绪症状。正念减压训练每日15分钟,记录月经日记识别触发因素,团体心理治疗对社交回避型患者效果显著。
咖啡因摄入超300mg/日会加重乳房胀痛,酒精影响肝脏雌激素代谢。快走每周150分钟提升内啡肽分泌,瑜伽蝴蝶式缓解盆腔充血,睡前42℃温水泡脚15分钟改善睡眠障碍。
经前期综合征需要综合管理,饮食上增加全谷物、深绿色蔬菜和亚麻籽,减少精制糖和腌制食品;运动选择游泳或普拉提等低冲击项目;穿着无钢圈文胸减轻乳胀,使用热敷垫缓解腰背酸痛,薰衣草精油香薰有助于情绪平稳。症状持续加重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潜在疾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