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又名椿象子、鸡屎果等,因其外形长得像榔子,得名。此药在中药学中属于收涩药,其性平,味苦、辛,归肝、脾、肺经,具有截疟、止痢、杀虫、疗疮的功效,可以治疗鸡眼。鸡眼是因局部长期受到摩擦和压迫而引起的皮肤角质层增生性损害,表现为局部质地坚硬的角质栓,多好发于足底部位。鸦胆子在治疗鸡眼时可以将适量的鸦胆子放于鸡眼处,使角质栓坏死脱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药需外用,也可与鸡眼膏同时使用,有利于巩固治疗效果。
1、清除毒素:可用鸦胆子油、冰醋酸混合均匀外用或制成膏剂外用于患处;
2、腐蚀皮肤:对于顽固的鸡眼,可以将鸦胆子仁、乳香、没药等中药磨成粉末,制成水杨酸冰醋酸之后涂抹到患处,早晚各使用一次,可以腐蚀皮肤,使鸡眼发生变性;
3、止血:适量的鸦胆子仁捣烂外敷,可以止血、消毒;
4、敛疮:鸦胆子仁取油调制成膏,涂于长鸡眼的部位,同时用绷带包扎,可以腐蚀疮面,促进愈合。
民间也存在使用鸦胆子治疗痔疮、脱肛等方法,但具体使用方式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鸦胆子治疗鸡眼时,需注意去除鸡眼表面的角质层,将鸦胆子仁碾碎,与鸡眼膏混合均匀外用或制成膏剂外用,也可以将鸦胆子仁炒焦后研磨成粉,制成平贴膏外用。使用时需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的皮肤组织,如果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需停止使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伏等消毒处理。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